您當前的位置:首頁 > 新聞動態 > 行業新聞 行業新聞
我國注塑機產品面臨產量高產值低的窘境
發布日期:2015/5/11 10:10:28
當下中國注塑機產品年產量約占世界總產量的25%,可是產值卻只占9%左右。按照國際上公認的對企業競爭力評價方法,從銷售額、投資回報率、研究開發投入及生產規模跟能力四個表現企業競爭力的參數來看,中國膠紙回收造粒機企業的整體水平顯著低于國際同行。
中國注塑機械行業最初是從模仿起步,然后再根據注塑機市場的需求肯定生產什么樣的機型。正因如此,當下國外具有的塑膠造粒機械制造水平遠遠高于國內水平,雖然我國在塑膠造粒機械制造的技術進步十分的快速而猛烈,但相對于國外的先進技術水平還有六大差距善待追趕。
中國注塑機產品面臨高產量 卻低產值窘境
跟中國企業動輒花費數十萬、上百萬外匯購進國外先進設備比較,國外企業的自身裝備更新并非總是花錢買新裝備,而是在條件許可時繼續地對老舊設備進行改造,其改造內容主假如控制系統。他們將老舊設備的控制系統跟核心部件繼續更新,直至當下的全閉環數字控制。這樣,不只提升了企業現有設備的加工精度跟水平,并且花費的成本較低。
在設備產品角度,跟工業發達國家如德國、日本、意大利比較,我國塑料機械產品的差距主要表目前附加值低、品種少、能耗高、控制水平低、性能不穩定等角度。粟東平認為,因為國產設備在經濟效益跟競爭力等角度的差距,因而中國對國外先進水平的高端塑機設備擁有較高的依存度。
例如,大型乙烯工程中的塑料造粒機組、電子跟通信工程中所需的生產其載體光盤的精密注塑機、汽車工業領域中所需的大型注塑機、大型多層中空成型機、包裝行業中多層中空成型機、醫療衛生領域中所需的精密擠出機等長期依靠進口,這跟中國是注塑機生產大國的地位形成強烈的反差。
【返回】